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剛發表新一份《財政預算案》,宣佈本年度香港的財政盈餘約有120億元,遠超原本預期的49億元赤字。《預算案》的基本功能,就是以財政
來支持施政,與《施政報告》相輔相成;因此,《預算案》在研究如何保持香港的發展優勢外,亦應延續本屆政府重視扶貧的精神,以民生為依歸。
九
龍社團聯會日前就《預算案》提出了多項紓困建議,包括退稅,多發一個月綜援、津貼,免除公屋一個月租金等訴求,而政府今天回應了上述訴求,我們於此表示歡
迎。然而,在去年達4.3%的通脹壓力下,政府有條件、有必要延續更多基層方面的開支,協助政府推行全面性的扶貧計劃,如就?房、公共服務收費的規管等,
儘快提出具體的建議。但《預算案》反而談及將研究提高水費等公共服務的收費,以增加庫房收入;我們認為這有違扶貧紓困的原則,政府應暫緩有關建議的進行,
以免增加市民生活壓力。
至於醫療方面,政府將增加「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」名額,同時提升長者中心的軟件及硬件,改善安老和康復服
務,這與本會的立場一致;無疑,在人口老化的趨勢下,安老是未來的主要政策範疇,然我們亦希望,政府能同時加強對基層人員等的支援。舉例來說,現時疫苗的
費用高昂,一支四價流感疫苗成本價逾二百元,本會建議港府增加資助,以鼓勵更多市民接種疫苗。此外,針對托兒需求龐大,我們認為政府應考慮善用全港各公屋
低層的空置單位,以低廉租金租給社會企業開辦更多日間托兒服務,並支援擴大服務範圍至夜間,津貼方面,除了增加豁免名額,應將申領門檻降低,讓更多有經濟
困難的家庭受惠。
在《預算案》中,政府延續了退稅安排,以及提高供養父母免稅額,滿足部分中產人士的訴求,我們是表示支持的。而為促進
香港經濟的發展,《預算案》建議全面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(即ETF)的印花稅,使其在開發、管理和交易三方面得以發展。政府亦推行多項支持中小企發展的措
施,如「小營業額保單」計劃、推廣雲端運算、提供相關培訓,協助他們以低廉成本採用合適的資訊科技方案等,均反映出政府正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
位,保持國內外的競爭力,值得我們肯定。
總的來說,《財政預算案》回應了長期發展的訴求,同時為政府開支預留了足夠的儲備,然在近120億的財政盈餘下,其對扶貧政策的支援未免不足。我們期望政府未來推動更多措施,以紓緩社會上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,帶領香港在未來潛在變化的經濟環境中穩步向前。